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逻辑
各地动态 2024年9月13日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核心理论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实践性、发展性和时代性。 从实践需求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个大局深度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决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我国正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发展阶段,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比较优势见顶,尤其是其资源依赖、劳动密集、低效循环等弊端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因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衍生出的生产力新形式和新质态的现实路径。 从实践规律的角度来看,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生产力是一个多要素组成并不断发展演变的复杂系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求发挥技术进步带来的边际效应,也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产生效率改进。《决定》提出,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新质生产力,要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特别是通过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而催生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以改革创新为基本方法。《决定》强调,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课题。所谓改革就是改变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不符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决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包括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经济和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以改革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全要素活力,推动各类先进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从实践路径的角度来看,用好辩证法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新与旧、量与质、主与次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生产力的新生、质变和跃升。要在新与旧的转换中激发发展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决定》提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及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现新旧生产力有序换挡。要在量与质的融通中提升发展质效。新质生产力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而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在结构、效益、效率等方面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没有经济发展在规模、速度等方面量的合理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城乡协调也无从谈起。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实际,正确把握发展形式、方法和路径,因地制宜、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在量与质的辩证转换中提升发展质效。要在主与次的协同中优化发展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改革发展任务,要善于利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辩证做好局部与整体、主要与次要、当前与长远关系的统筹谋划。横向布局上,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地推进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数字强国等战略目标。纵向推进上,要构建教育、人才、产业、创新融合新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手段,实现全领域、各环节协同发展,全面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 (作者单位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运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2日 第05版 版名:理论周刊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
|
上条报道: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撑起“保护伞”
下条报道:强化五“说”训练,提升数学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