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花在美育浸润中绽放

各地动态 2025年1月16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独特思维模式、审美价值取向等内容,彰显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12月,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的“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完善建设标准,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文化资源”“发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充足保障,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各类社会资源为学校美育教学、实践活动服务”等举措,为非遗课堂赋能美育浸润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知》既明确了非遗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意义和现实要求,又厘清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职能和要求,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和学校美育新体系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厚植沃土
  以非遗激发美育活力
  非遗可以为美育教育提供更具实践性的教学素材,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技艺、民俗等,这些素材为美育提供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为美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不少地区和学校已有实践探索的身影:呼伦贝尔学院在传承非遗与美育浸润的行动中,邀请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学生授课,将非遗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与非遗接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及艺术潜能等,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非遗的兴趣与对非遗的创造和创新等。呼伦贝尔市级蒙古族额鲁特部民歌传承人僧格说:“我们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经持续了四年,在课堂上,我会告诉学生额鲁特部民歌的旋律和‘味道’是什么,什么是好听的、地道的额鲁特部民歌,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演唱、去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美与感受美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更多的地区和学校把非遗课堂作为美育浸润计划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艺术作品中大力弘扬。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美育的内容、素材及教学模式,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让它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成长。
  润物无声
  以非遗提升美育素养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美育课堂中加入非遗元素,不仅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琵琶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琵琶演奏家王婷近年来创作的民乐小合奏《纳苏弦歌》,是在彝族民歌海菜腔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韵味。作品生动描绘了纳西族人民通过辛勤劳作奔向小康生活的喜悦之情,给观众以强烈的精神鼓舞和情感共鸣。2024年,《纳苏弦歌》在北京市中小学、社区等场所先后进行13场公益巡演,观演人数达1100人次。巡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学生的强烈共鸣,因为该作品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让学生的美育素养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纳苏弦歌》的成功巡演,既是对《通知》中提出的“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举措的贯彻落实,也是一场展示非遗和提升美育素养的艺术盛宴。
  不同地区的非遗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学生对当地非遗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对当地历史、传统、习俗等内容进行再认识,还能通过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学生学习其他地域的非遗,有助于拓宽视野,探索其他地域文化的奥秘。如《纳苏弦歌》的公益性巡演,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观众还在音乐中体会到了纳西族人民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和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并对纳西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喜悦之情产生强烈共鸣。
  学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非遗和技艺渗透到教学中,既塑造了学生品格,弘扬了中华精神,也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贡献了美育的力量。
  共鉴硕果
  以非遗增强文化认同
  《通知》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非遗体现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行为准则和审美标准,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也是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与美育的有效结合,不仅仅是老一辈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非遗的美学价值,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强化艺术创造力,为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非遗与美育的有效结合,不仅是对特定艺术形式的学习,更是对地方历史、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对于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非凡。
  2024年7月,“多姿多彩·歌韵家园”——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少数民族声乐表演骨干人才培训”汇报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在本次音乐会上,学员们表演了具有多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充分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学员们以歌声为纽带,让观众领略了祖国各地丰富的音乐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演出尾声,一首《我爱你,中国》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蓬勃力量,把全体人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向高潮。
  非遗在美育中得以持续传承,而美育则在非遗中浸润生长。非遗之花在美育浸润教育中绽放异彩,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创新,又是对美育内涵的丰富和提升,是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协作发展。新时代,在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变革下,通过开展非遗美育浸润行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年轻一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利于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力量。
  (作者崔玲玲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邹莉娟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5日 第07版 版名:体育美育
作者:崔玲玲 邹莉娟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 上条报道:给学生一片创意表达的天空
  • 下条报道:倾听青年声音 触摸时代脉搏

  •  



    中国青少年信息化教育发展中心
    地址(add):北京东城区胜古中路一号院3号楼 邮编(P.C.):100029
    E-mail:citmc@vip.163.com